烘干

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泉州市双抢任务全面完

发布时间:2023/4/25 18:13:04   

记者从泉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连日来,泉州市各粮食生产主体完成早稻抢收的同时,统筹力量全力以赴抢插晚稻,“双抢”任务已全面完成。

截至8月8日,泉州市完成夏粮收获面积34.08万亩、产量13.47万吨,完成率分别为.12%、.30%,完成夏种粮食面积83.51万亩,完成率.47%。

□泉州晚报记者陈凌鹭陈小阳文/图

抢农时忙生产期待好收成

由于前段时间部分地区连续下雨,导致泉州市早稻适收期和晚稻播种期推迟,稻谷晾晒存在困难,前后茬农时衔接更加紧张。对此,市、县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协调解决问题,指导种粮户抢晴收割早稻,减少损失;谋划好晚稻生产,着力培育壮秧,力争秋粮丰收。

7日,在南安市英都镇良山开心家庭农场,负责人吴财情正组织工人抓紧插秧,十多名工人用扁担和箩筐将育好的秧苗挑到田埂上,不远处,农机手驾驶着插秧机在田间来回作业。

近日,位于南安英都镇的良山开心家庭农场组织人员抢插晚稻。

吴财情告诉记者,今年受前期雨情影响,农场的早稻收获期较往年推迟了5—7天,7月15日才全部收割完。为减少降雨带来的影响,市、县农业农村部门技术人员多次到现场开展技术指导,提出解决措施。农场从7月8日就开始育秧,组织工人,调配耕地机、插秧机同步作业,一边溶田,一边插秧。

调整种植结构保供增收益

前阶段降雨对惠安辋川镇水稻种植而言利大于弊。因雨水充足,今年辋川镇坤德农场的早稻收成不错,常规稻亩产达到斤。

“为响应多种粮食的号召,我们拆除了部分旧的蔬菜大棚,调整种植结构,推行‘两稻一菜’种植模式,在原来种植一季西兰花、包菜、花菜等经济作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早稻、晚稻两季粮食作物生产,既保障粮食生产任务,又提高经济收益,实现了‘双赢’。”坤德农场负责人何志阳说,农场今年水稻种植面积约亩,比去年增加三四百亩。

为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成本增加,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泉州市落实扶农惠粮政策,及时发放实际种粮一次性补贴。截至7月29日,全市累计发放补贴资金.1万元,补贴作物品种包括水稻、玉米、大豆和薯类等,惠及53万多户农户。

有序调度协作“双抢”机械化

各级农机部门强化农机化生产调度和农机服务组织,积极引导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队、农机大户开展社会化服务,做好早稻机收和晚稻机插(播)工作。

最近,南安高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手们特别忙碌。“我们利用灵活机动的方式,安排农机手展开耕作服务,忙不过来的时候,也会请其他农机服务队过来帮忙。”据高顺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戴子中介绍,在泉州市农机总站和南安市农业农村局精心组织和协调下,南安十多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队抱团协作,接受统一调度,跨片区支援有农机服务需求的种植户。

位于码头镇东大村的东联农业科技示范场,有两万多斤水稻晾晒时遇上雨天,急需烘干。得知消息后,南安市农业农村局协调高顺农机专业合作社利用恒温恒湿烘干机提供帮助,解了燃眉之急。“全市有个农机社会化服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3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