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

山东省桓台县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粮食生

发布时间:2022/9/19 16:15:37   

山东省桓台县积极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公司合作社小农户”的社会化模式,政府购买服务粮食生产关键环节社会化服务,实现粮食生产从种到收全程服务,促进了粮食生产绿色发展。

一、背景

桓台县位于山东省中部,面积平方公里,人口50万人,耕地面积44.5万亩,粮食种植面积70万亩,年建成江北“吨粮首县”,年建成“小麦千斤县”,年、年连续两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年建成3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桓台县从粮食生产关键环节、关键技术社会化服务入手,建立“公司合作社小农户”服务模式,重点服务小农户,逐步实现粮食从种到收的全程社会化服务,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年县域小麦单产.66公斤。

二、主要做法

(一)多措并举,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

1.实行财政补助,提升服务组织社会化服务能力。桓台县在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基础上,对购置深松施肥整地机械、自走式四轮高杆作业喷药机械、小麦新型宽幅精播机械再给予一定补助,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更新机械设备,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全县年以来新购置深松施肥整地机械余台,自走式四轮高杆作物喷药机械余台,小麦新型宽幅精播机械余台,补助资金余万元。

桓台县农机深耕作业

桓台县小麦喷防社会化服务

2.建立融资平台,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年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担保,由金融机构向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服务,并提供贷款贴息服务。截止年底,累计发放贷款2亿元。从年开始由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服务,融资费用最低降至1.%,截止目前在担保融资额3.5亿元。

3.出台政策措施,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制定《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和《全县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县、镇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年全县农村家庭承包地31.25万亩,流转面积26.55万亩,涉及农户户,流转率84.96%。

(二)探索创新,开展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

1.政府购买服务。针对深松整地、小麦根病春季统防统治、玉米中后期病虫害统防统治、玉米烘干仓储等粮食生产的关键环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模式,通过招标确定专业化服务组织,由专业化服务组织提供整建制社会化服务。累计深松整地面积达到65余万亩,小麦根病春季统防统治成为一项常规技术,每年病虫害统防统治作业面积达到40万亩次以上。

2.加强对分散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县内淄博博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拥有粮食烘干、仓储、无人植保机械、精准配肥等设备设施。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以淄博博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以县内主要社会化服务合作社为基础,建立“公司合作社小农户”社会化服务模式,对分散小农户开展社会化服务。淄博博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设备设施和技术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良种、药剂、肥料等农资进行统购,对小农户粮田的“耕、种、收、运、储、销、秸秆处理、植保”等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系列化服务,实行土地全托服务。全县还有市级以上农业合作社示范社36家,探索合作社进行农资统购统供和组织机械对粮食重点环节提供服务,开展土地半托管服务。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的主要工作

1.实行小麦统一供种,提高良种覆盖率。年在三项补贴改革的背景下,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万元用于小麦统一供种,每年统一供种面积27万亩以上。济南17等强筋小麦种植面积20余万亩,占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的60%以上。近年来,引进推广了鲁原、山农29、登海、农大等高产优质品种,优良品种实现全覆盖。

2.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精准配肥。制定小麦玉米配方肥配方,向社会发布,普及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建立了精准配肥点,试点向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精准配肥服务,提高施肥针对性,减少肥料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全覆盖,年秋种全县精准配肥面积达到3万亩。

3.大面积落实深松整地,提高整地质量。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承担深松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在机械上安装作业质量监控终端,实行远程实时在线监控作业质量和面积统计,整建制开展深松整地。每年落实面积5万亩以上,平均深度达到25厘米,打破了犁底层,提高了整地质量。

4.推广小麦新型宽幅精播,提高播种质量。年引进小麦宽幅精播机械,结合实际进行改进,年圆盘开沟双线排种小麦宽幅精播机械研制成功,率先在全省实现县域小麦宽幅精播全覆盖。针对单行播幅偏窄、播种深浅不一致等问题,组织技术人员完成宽幅播深精准控制器研制,并获国家专利。全县小麦新型宽幅精播机械达到余台,落实新型宽幅精播25万亩以上。

5.落实粮食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和作业效率。年开始率先在全省开展小麦根病春季统防统治,控制和减轻了小麦根病发生,该项技术已成为常规技术。整合资金实行小麦“一喷三防”飞防作业,每年落实面积30万亩;连续承担玉米“一防双减”项目,每年为10万亩玉米田实施飞防作业,控制和减轻了玉米后期病虫害发生。

6.开展粮食烘干仓储服务,提高粮食品质。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由玉米烘干仓储专业化服务组织向农民提供粮食烘干仓储社会化服务,每年玉米烘干仓储2万余吨,面积4万余亩。

三、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年全县34.2万亩小麦平均单产.66公斤,县域小麦单产连续11年位居全省首位;年小麦高产攻关田亩产达到.2公斤,刷新全国冬小麦小面积高产纪录。

2.提高了粮食绿色化生产水平。通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提供精准配肥、深松施肥整地、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化服务,提高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化肥农药用量逐年降低。年全县化肥施用量(折纯量)1.万吨,比年减少0.万吨;全县年农药总投入量为.吨,比年减少.吨。

3.提高了专业化服务组织服务水平。全县小麦、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9.83%,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达到80.95%,县域谷物产地烘干机械化能力达到91.07%,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达到%。

4.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及土地利用率,同时节约了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6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