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烘干 >> 烘干介绍 >> 探索神秘龙宫丨信息化时代就要打造信息
若把长缨比作“巨龙”
导弹阵地即是“龙宫”
说起导弹阵地
小“火”伴们肯定感到非常神秘
它是国宝贮存的基本依托
更是提升实战能力的“硬核支撑”
随着社会的发展
导弹阵地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人工到智能
今天,小编带你初探“龙宫”
了解导弹阵地基础设备的更新迭代
一天深夜,正在某阵地值班的下士张旭突然发现显示屏上弹出报警界面。
原来,阵地内某区域湿度超出预警值,系统自动远程启动除湿机进行紧急除湿。数分钟后,该区域湿度恢复正常……
这是火箭军阵地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后带来的可喜变化。
几年前,火箭军组织阵地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升级改造设计方案评审,确定了7个分系统43个方面的工作。
动员部署后,升级改造工作很快在导弹阵地全面铺开。
经过升级改造,阵地信息系统设施设备全面更新,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成功实现由传统人工管理保障模式向人机结合、远程管控模式转变。
走进某阵地,方圆数里不见一兵一卒。然而,包括记者行踪在内,阵地附近任何区域的风吹草动,都被阵地监控室里的值班官兵看得清清楚楚。
据某阵管防卫连指导员陈飞介绍,他们在多个以往设置警戒哨的位置,加装了高清网络摄像机,24小时不间断工作,代替人工警戒巡逻。
采访中,谈及以往经历,陈飞大倒“苦水”:阵地升级改造前,每逢训练保障任务,官兵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提前进行各项准备工作。
光警戒执勤的哨兵就要派出不少,人手经常捉襟见肘不说,任务完成也时常不尽如人意。
现在,借助升级后的阵地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人工任务量降低了,工作质效却迎来倍增。
当然,警戒哨撤了,“龙宫”戒备却没有丝毫松弛。如果没有官兵指引,“外人”连阵地大门的朝向都看不出来。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阵地入口处普遍设有先进的门禁系统,官兵经过安检后还要通过严格的认证程序,方才得以穿过“铜墙铁壁”进入“龙宫”。
“一线装备”更新迭代,“二线”设施也实现蜕变。在某阵地,负责驻守的几名官兵坦言,初到阵地营区,信息闭塞、生活单调,平时娱乐也没啥项目,只能靠上山巡逻解闷。
如今,阵地建设发展日新月异,建成了集健身房、游戏竞技、卡拉OK等文化设施于一体的文体活动室,大家的业余生活得到极大丰富。
在某阵地生活区,单位还为官兵配备了全自动洗衣机、烘干机等生活家电。
官兵笑谈:“以前进阵地待上一天都难受,如今住上一个月也不嫌长。”
作者:木子、言覃、程歌
图片来自网络
主管
火箭军政治工作部
主办
宣传文化中心
刊期
第期
监制:毛勋正
主编:吴浩
责编:寇立夫
远程编辑:翟浩然
邮箱:zghjjt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