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

乡村振兴丨炎陵县一粒好大米一条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3/4/20 0:41:18   
早期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856181.html

红网时刻12月20日讯(通讯员汤金毅)12月16日,炎陵县一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亩地”)总经理戴秋华正忙着采购设备,近一段时间来,他的主要工作是在加工车间里调试、安装。事无巨细,每个安装步骤都得很用心,戴秋华想为来年的优质大米加工做好准备。

在过去,种粮农民往往“靠天吃饭”,春种秋收浇水施肥,时有不测旱涝,收成都得打个折扣。更加现实的问题是,家家户户种植的水稻品种各异,受限于技术水平较低导致集约化程度不高,多数农民家庭多年一直维持着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此外,要想将粮食外销,受限于缺乏特色等掣肘,自家生产的粮食很难转化为效益。产业效益不高,种田没有收益,农民富不起来,也没有务工的地方,这个秀美的小镇留不住人,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家中留下些老人、妇女、儿童。

如何让自家富起来,有产业支撑,更加热闹,政府和一批骨干尝试了很多办法。

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怀着对土地的感情,一亩地在炎陵县水口镇落地生根。它以水口村为核心,辐射浆村村、水西村,通过流转亩连片土地,新建优质大米生产基地,种植一般水稻亩、优质水稻80亩,长期规划总面积达到亩,计划总投资万元。

“优质水稻的收益一年比一年好,每亩收入至少元,加工成的优质大米每斤能卖4块多,而普通大米只能卖2块多,除去生产成本,优质大米每亩纯利润元。”戴秋华说。这几年,他一直致力于种植和加工优质大米,公司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县级龙头企业,成为一家集水稻种植、收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食品加工企业,在乡土大地上撑起了“致富伞”,成为带动三个村村民脱贫致富的主要企业。他本人收获效益的同时,也让村里闲置土地产生效益,村民过上了好日子,还给市场上消费者供应优质健康绿色有机的好大米。

返乡创业,瞄准优质大米加工市场

一亩地,并不只有一亩地。负责数百亩地的戴秋华,只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

年少时,戴秋华亲身经历且见证过乡亲们度过的贫困生活,这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年,只有小学文化的他毅然决然回乡创业,他将此前从事8年家具行业攒下来的万元积蓄,全部投入到农业,开办了炎陵县水口镇阳江米业加工厂。

4年后,戴秋华又经营了炎陵县水口镇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在年成立炎陵县一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翻耕育秧,移栽施肥、打药收割、烘干收购、加工销售、全国配送,已然形成一条农业产销服务链条,通过技术改善传统农业。

截至目前,戴秋华在水口镇租赁了四百多亩农田进行粮食种植,“今年我们主要种植水稻,其中亩双季稻、60亩单季稻。”戴秋华高兴地说。依托国家各项农机补贴政策,今年一亩地还大量购置新兴设备,拖拉机、插秧机、施肥机、无人植保机、烘干机,铲车、货车等在田地里运作,有效地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随着规模逐步扩大,厂房建设亦正有条不紊推进,今年已经投入多万元。

原本已经营粮食加工厂6年的戴秋华,为什么要去包地种田呢?要知道,在当时没有几个人愿意种田。

“我是搞粮食出身的,喜欢种田,喜欢搞粮食加工,这就是我的爱好。”为了能让老百姓吃到健康绿色有机生态大米,使老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心,他希望投身农业,用汗水和劳作有一番成绩回馈乡里。

除了情怀,更难能可贵的是,戴秋华看到了优质大米的市场潜力。他的粮食深加工项目以优质水稻为原料,产品有其特有营养性、安全性和风味性,符合人们的消费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少、吃好、吃绿色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的消费主流。

大米是多数中国人民的主食之一,优良大米愈来愈受人们青睐。据了解,市面普通大米平均只能卖2块多,而他家的优质大米能多卖一倍,这是市场对一亩地产品的认可。看到优质大米背后旺盛的市场需求后,今年初他计划总投资万元以扩大优质大米种植和加工,该项目投资利润率为45.34%,投资利税率为53.34%,内部收益率为35.67%,投产后2-3年即可收回成本,是一个安全可行、投资效益好、回收期短、抗风险能力强的项目。

推进全链建设,促进生产提质增效

谈及从粮食加工到种粮生产的跨越,戴秋华用多年粮食加工经验表示,他开了6年的粮食加工厂,都是从周边收购稻谷,但当地的农户种植的品种很杂,加工出来的粮食很难卖出高价钱。

“自己包田自己种粮,种自己的优质品种,树立品牌,从而提高利润率,做大做强。”说干就干,戴秋华逐渐成为了集粮食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农业公司带头人,公司蒸蒸日上。

通过大米产业全链建设,一亩地实现了生产结构提质升级,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进一步发展。

在生产环节,一亩地大力实施安全生产,建立健全水稻基地安全监管体系,确保生产的大米都无污染,积极对接农资供应和农技服务体系,不断建设自己的绿色水稻生产基地。在加工环节,一亩地大力推进大米清洁化生产,全力建设优质大米加工流水线,购置生产线设备、购置农机设备、购置食品质量检测化验设备以及其他辅助设备,公司还投资万元将水口镇湘顺硅业原厂收购作粮食加工基地,烘干机、铲车、小货车、耕田机、收割机等生产设备已经到位,正在积极扩展融资渠道,为加工基地购置新的加工生产线。在销售环节,一亩地深化“仓下掌柜”区域品牌建设,并且正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商标注册,进一步提升了一亩地的品牌影响力。

事实证明,戴秋华的选择非常正确,经过这些年的摸爬滚打,一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跃成为炎陵县级龙头企业,尤其是年,他加工大米多吨,今年也已经加工大米多吨。一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农业生产化管理,科学种田,机械化操作,这种种田模式已经成为周边农户争相学习的榜样,并且也在为农民实际解决很多困难,公司还在优先向农民提供优质稻种、油菜种等。

拓宽增收渠道,构建长效利益联结机制

随着产业基地的建设,产业发展效益逐渐体现出来,产业良性发展,乡亲们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戴秋华笑着说,几年来优质大米产业发展越来越好,不仅自己实现了脱贫致富,还带动本村劳动力就地务工,这让周边村民欢欣鼓舞。水口村村民朱大爷加入一亩地公司之后,一亩地公司的土地租金,加上自己在公司的务工收入,每年可给他家增加收入3万多元。

戴秋华介绍,早在年就吸收了50余户贫困户加入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并让一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到合作社工作,帮助他们尽早脱贫致富。年共有土地流转租金近9万元,流转土地多户,吸引40余户在公司就业,共为农户带来务工收入76多万元,人年均至少增收元。今年,戴秋华购置催芽机、插种机、水稻侧深施肥机、水稻直播机等,继续扩大生产,带动周边群众的耕田致富。

戴秋华告诉笔者,一亩地公司预计投资万元进行粮食生产和深加工项目,该粮食深加工项目一旦建成,将实现%机械化,%绿色产品,如果购买生产线资金顺利到位,明年产值预计将达万元,为周边村民增加十多个就业岗位和20个季节性用工,预计将带来约60多万元劳务工资收入。

下一步,采取公司+大户+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带动全镇农民致富,坚持不懈地发展粮食生产。一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还义务向广大农户贫困户传授先进的水稻、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掌握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及其他农机操作技术,带领广大农户笑逐颜开地走在创业致富的康庄大道上。

发展精细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同样是一粒米,一亩地生产的优质大米品质好,价格高出普通大米一大截,这背后体现的是精细农业的生产方式,蕴含的是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质量创新、效率创新的发展理念。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食品质,一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种田模式已经越来越符合精细农业的生产特征。

近年来,炎陵县水口镇始终把“粮食生产及加工”“反季节蔬菜”作为精细农业和现代特色农业的重点项目来推广,建设高标准农田亩,采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按照结构层次更加合理,定位和目标更加明确的原则,分层次、分梯度推进,经过多年的布局和精心培育,规模和效益实现双提升、双丰收。根据不同区域特色、作物品种结构和市场消费需求,因地制宜、因地种植,精准定植、精准投入、精准管理,利用“时间差”“季节差”“空间差”和“品种结构差”,差异化生产,错峰上市,实现收益最大化。目前该镇粮食种植面积15亩,蔬菜种植面积达亩,预计年产水稻7吨,蔬菜3吨。

发展精细农业,保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是重中之重。湖南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这需要我们把粮食安全牢牢抓在手里,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超级稻、高档优质稻研究协作攻关与示范推广,不断提升粮食生产品质效益,为保障“中国饭碗主装中国粮”作出更大贡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2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