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烘干 >> 烘干介绍 >> 怀远县荆山镇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换挡提速
本文转自:蚌埠日报
怀远县荆山镇围绕村美、民富、兴业这一目标,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推动村集体经济“换挡提速”,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涡南村是蚌埠市“二线蔬菜基地”,近年来,由于村民只顾“埋头种菜”,没有理顺运输、储藏、保鲜渠道,蔬菜销售受制于市场,没有逾越出产量高、质量好、价格低、销售难的“坎儿”。今年,村党总支围绕村民“卖菜难”,利用党建项目资金,根据村情民情和发展蔬菜产业需要,建设多平方米的蔬菜瓜果保鲜冷藏仓储转运站,租赁给蔬菜种植大户、蔬菜营销经纪人使用,不仅村集体经济增收5.2万元,还让村民种出的萝卜、大白菜足不出村,每公斤多卖了5毛钱。
该镇将创建党建品牌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引擎,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村居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内容和“擂台比武”的“硬功夫”。采取“致富能人+村集体”形式,扩展糯稻、大葱、设施蔬菜、石榴、黑鱼养殖等生产经营渠道。大力推行党员领办合作社、在合作社建立党小组,组织村集体和农户以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入股。目前,17个村级党组织已在18家合作社建立党小组,带动村集体和村民稳定增收。
该镇还依托“一组一会”架构,引导产业相近的合作社整合资金“打捆”使用,抱团发展主导产业,带动薄弱村增收。柳沟村党总支利用“小额信贷”扶持村民发展设施蔬菜,通过土地复垦项目发展甜瓜、包菜、花菜等相关产业,借助电商平台为村民建立“网络销售”通道。选优配强村集体经济带头人,17个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元以上。
此外,该镇还把基层党建与加快产业融合相结合,让特色农产品生产、精加工、休闲旅游等产业成为较有影响的“红色产业”,形成结构合理、效益良好的多元化产业体系。其中,城西村探索“糯稻产业合作社+公司+村”模式,引进先进设备,修建糯稻加工厂、烘干厂等,集中资金发展优质产业和糯米加工业,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2万元以上效益。(吴高翔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