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

智能小家电赛道降温,追觅科技何以逆流增长

发布时间:2023/7/30 13:44:07   

作者

青翎

编辑

杜仲

来源

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

年,多个智能小家电品牌斩获融资,但行业却在降温。数据显示,年上半年小家电零售额共计.8亿元,同比下降8.6%;零售量万台,同比下滑8.2%。

尽管赛道遇冷,但依然有部分品类强势增长。据观研天下数据,年大促期间,扫地机器人销售额同比增长28.1%;洗地机销量同比增长51.8%,销售额增长46.6%。

对智能小家电而言,最大的诟病便是“智商税”,而要打破这层藩篱,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在众多新锐智能家电品牌中,追觅科技尽管成立还不足5年,却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引领赛道,陆续开辟了无线吸尘器、高速吹风机、扫地机器人和洗地机4大产品线,在今年大促期间,全网销售额突破4亿元,同比增长%。

追觅科技中国区副总经理郭人杰表示,追觅的初心便是用更先进的技术,做出更好的产品,“必须要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

10月21日,追觅科技中国区副总经理郭人杰做客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直播间,共同探讨“中国智能清洁家电,如何实现日销千万”。

以下为对话实录节选:

01用最好的技术,卖最好的产品

观潮新消费:在国内智能清洁家电市场中,本土品牌以后起之秀的姿态超越海外品牌跻身头部,原因是什么?

郭人杰:扫地机器人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但它只是以一个类目出现,后续的许多发明和迭代,都是由中国科技公司完成的。

过去世界强公司,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往往会有明确的分工,研发中心在美国,供应链在中国,设计中心在欧洲。但今天,局面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研发端正在急速回到中国。随着我们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中国在电池、无人机、算法等新兴领域正在不断突破。

其次,在供应链板块,以吸尘器为例,苏州是全球吸尘器供应链的大本营,约占中国吸尘器产能的七成。供应链的价值不光是研发产品,更重要的在于能够快速实现量产。

最后是品牌。过去二三十年大家都在追捧“洋品牌”,但近十年有很大的转变。新一代的年轻人对国货自信,让很多新兴的中国科技公司开始崛起。

从市场来看,如今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90%的市场份额都被四家中国公司占据。未来,在出海端,中国公司需要拧成一股绳,突破更多的市场合作。

观潮新消费:为什么清洁家电里头部的企业是新兴品牌,而非传统的大家电品牌?两者的经营策略有何不同?

郭人杰:上一代中国创业公司走的路线和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有关。

在当时的工业化程度下,创业公司更多是做国外的“平替”。因为有供应链优势,本土企业能给出一个相对便宜的价格。对消费者而言,性价比高就行,所以形成了许多国民大品牌。

但新兴企业不一样,我们希望自己的产品是最好的产品,理应卖合理的价格。从今天的智能清洁家电市场来看,70%以上的市场都是高端市场,其消费人群的购买力也很强。

这也是为什么传统企业在这个市场里没有占据较大份额的原因,因为高端化是明显趋势,而新兴的企业本身就定位高端,因此会占据主动权,而传统企业的品牌心智是国民大品牌,要做高溢价非常困难。

观潮新消费:如何判断一种需求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

郭人杰:作为一家消费品公司,最重要的是尊重用户的声音。对于用户需求的收集、分析和落地解决,是我们在产品端做的最重要的事。

很多科技公司包括我们自己早期也犯过一些错误,比如我们有10项技术,ABC做成一个产品,ABD做成一个产品,ABE做成一个产品,换句话说,这个公司的技术能支撑做什么(产品),它就做什么(产品),但这种情况下很难得到消费者的正反馈。

当我们要开发一款产品时,首先要通过用户调研获得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反馈。此外,还会找到部分有代表性的消费者做深度访谈,得到更加精准的信息后,再做内部复盘和分析,以此判断哪些需求是真实存在的,这些需求该如何用技术来解决。

举个例子,现在的扫地机器人需要迭代的是,如何在更复杂的环境里游刃有余。因为避障是有距离的,如果在距离障碍物3厘米的地方转走,那么就会留下3厘米未被清理的地方,所以扫地机器人在智能性上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观潮新消费:以扫地机器人为例,现在的智能清洁家电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对居住环境会有要求吗?

郭人杰:最早的扫地机器人靠碰撞识别方向,现在搭载了无人驾驶级别的智能避障,相当于把扫地机器人变成了“室内的无人驾驶”。

这种情况下,扫地机器人首先需要对家庭环境有所识别;其次要完成路线的规划,最大程度做到无死角清洁;最后就是障碍物的躲避。

针对不同的居住环境,会设计不同的产品。比如都市青年的租房面积比较小,所以在推出体积较大的新品时,我们也会考虑单独做小巧的版本,它的占地面积会更小,机身大小也会有所不同。

另外,适用于小户型的扫地机器人,其灵敏程度与大户型的也会有区别,用户可以自己选择清扫的程度。

现在的扫地机器人已经高度智能化,可以匹配不同的场景,它能自动识别厨房和卧室,并启动不同的模式进行清扫。

02打爆单品,横向扩张

观潮新消费:请您介绍一下追觅科技现在的产品线布局。

郭人杰:在企业成立之初,我们便给自己定下了几个目标,首先是服务于千家万户,而不是一小部分用户;其次是坚持由技术创新引领赛道。

所以产品推出的逻辑和技术的沉淀密切相关。追觅最早做的是高速数字马达,大概花了2年多的时间,追平了当时的国际巨头,做到了10万转/分钟的马达转速;然后又花了半年时间,做到了15万转/分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目前我们已经储备到了20万转/分钟的马达。有了高速马达这项技术后,我们做了无线吸尘器和高速吹风机,即高速马达两项最直接的应用。

第二个技术储备是智能算法。当时我们判断,长期来看广义机器人会成为重要的产品方向。广义机器人有两个方面很关键,第一个是它的“心脏”,就是高速马达;第二个是它的“大脑”,就是智能算法。所以很早我们就开始了第二条技术路径,也就是智能算法的开拓。

大概到年,我们两项技术都趋于成熟时,我们就将其融合推出了扫地机器人,后面又出了洗地机。

所以今天的洗地机绝对不是非常传统的清洁工具,而是高度智能化的产品。它可以识别脏污,做牵引力的调整,自动清洗和烘干。

观潮新消费:在聚焦大单品和多品类齐发力上,追觅科技是如何考量的?

郭人杰:在企业初期,相比于多品类发展,聚焦大单品会更容易一些。因为在创业初期就做多品类扩张,容易分散资源,很难把各品类都打出来。

但另一方面,家电不像手机或汽车,家电市场里任意一个子品类是很难做成千亿级的市场的,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一定会面临品类的横向扩张。

就追觅自己来说,创业初期我们更多是产品思维,用最好的技术做出最好的产品,当时我们认为很多领域都能做。但最后会面临品牌和销售的问题,做了这么多款好产品,但没有一款能打爆。

因此在过往一两年,我们做了大量的减法。做减法非常艰难,因为要在十个机会里挑两三个。

即便是已有的这4条产品线,在发力推广时也会稍有不同。比如扫地机器人和洗地机我们会强调双核驱动,营销节点还会区分先后顺序和侧重点。

我们非常注重研发,研发人员占比超过了70%,大量的研发储备也推动着我们拓展多品类来支撑企业的运转。

至于一个单品做到什么程度能算得上爆品,我认为至少在行业里能排名前三或者前五。不能单看销售额,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4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