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磨只能算“工”,并没有“艺”,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才能称为“艺”,所谓的生磨就是多打几道砂纸而已。盘手串盘出玻璃光泽来,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吧,这还得有个前提,材质必须是高油性材质,而缅花的油性较低,能用砂纸打磨出包浆效果,还真头一次听说。
再一次引用评论,不是因为什么,而是说生磨只能算工,没有艺,没技术含量,在此,我就生磨工艺中的艺阐述一遍。我的评论区除同行做广告,骂人诋毁外,可以不同声音,尤其是讨论工艺,但是每个人不同观点,我并不急于去说服谁。
为何可以说是生磨工艺,因为生磨工艺有着特殊的艺,这个艺从选料,烘干,木工等程序就开始为生磨工艺服务,因为生磨工艺是全开放工艺,与油漆工艺有本质区别,因此不是所谓的多打几道砂纸如此简单。全封闭与全开放的木材收缝性,翘曲程度,以及牵引力都有不同,如采用一般性技巧生胚做全开放的生磨工艺,那么问题百出。
其一,在选料中,因为全开放,无遮掩,必须选择上等二膘料,选择材色相对均匀,木材相对健康木材,所以板面一般是一木对开,框面尽可能挑接近。其二,烘干,必须严格南北方工艺,木材中水份量必须严格控制家具去向年平均水份量再底三个点水份量。干了膨胀,湿了收缩,为保持平衡,连楼层都需要计算。北方家具几乎从开料的蒸汽烘干,历时四个月,直到成品,全过程烘干。南方家具二道烘干后,因为木材油性,内部水份到了9个点水份,而外在烘干房出来时,在6个点水份,外干内湿,易裂,一般在此时,如大脚,大头料己开裂,取出返潮,南方空气潮湿,一个月,表面水份到了十五个点水份,外湿里干,此时开裂处已细如发丝,此时开始制作家具,不补,在南方使用都永不开裂。其三,木工,必须是手工穿带,板厚1.2公分,为面板凸面预留0.5,穿带0.3,吃肉,入槽确保0.5厚。牙板过八十全加装拉力榫,大几面入槽必须1.5公分。其四,生磨工艺全部过程,,,,,,,剑棕抛光,目,剑棕抛光,细钢丝,马棕抛光,竹节棉icon,马棕抛光,目,马棕抛光。直至酸枝icon的油腻感,缅花的蜡质感,全部打出镜面效果,最后打水蜡,抹去棕眼孔的灰,才是一件生磨工艺精品家俱。不难,但繁琐的十几道工序,磨时间,成本远远高于油漆工艺两倍。
这一步步都是为生磨准备的艺,尤其在烘干过程中,把握平衡及和谐,并非易事,所以并非一些工厂敢于试水这全开放的工艺,做不好开嘴,开裂,透光,变形等着它。生磨工艺打出油后,具备自我保护功能,防水防污,但不防烫,如一热杯子在平面上,会造成有杯印现象,因为发热把木材杯子边的油吸引过来,处理你可以把生磨工艺再重复一遍,或者由它去,三个月后自然消失,油被均匀化了,因此我们在常用的面上放置玻璃,如大几,小几,桌面等等,茶台我们要求放杯垫,仅此而已。
至于缅花的油性问题,这有争议,很多工厂都说缅花没油。我作为生磨工艺创作者,必须出油包浆的,必须打出蜡质感反光透亮,没有油我做不到,看我的视频中,一块块的油斑块,足以证明缅花油性相当好。所以我为缅花叫屈,我为你服务了,你不需要,那叫它如何是好。做油漆工艺的砂纸仅仅打到四百号砂纸,你让它怎么出油。必须是剑棕,马棕抛光才能出油,不妨你试试,剑棕,马棕在手上抛三十秒,发热到你脱一层皮,这就是科技生产力。
我认为这足以超过了艺的标准,足以称艺,但你依旧认为只是工,那我无言以对。做家俱我是认真的,一丝不苟。注意,目前市面上大果紫檀icon很多都是假的,就是花梨木icon中的印度紫檀,你怎么打出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