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烘干 >> 烘干介绍 >> 乐清劳模谱写时代之歌三劳模之光系
金传高:石斛谷里淘真金
近日,雁荡山石斛谷首届康养文化节开幕暨授牌仪式在龙西乡石斛谷举行,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从藏在深山无人知,到游客的“打卡圣地”,石斛谷的爆红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浙江高鼻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金传高。
金传高是乐清较早一批探寻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的人之一。早在三十年前收购野生铁皮石斛时,金传高就曾留心观察铁皮石斛的生长规律,并根据自己琢磨出来的经验,将加工用剩的野生铁皮石斛根茎种入枯死的樟树上。此后,他加大投入,将单一的加工、销售扩展成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并获得了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MP认证。
随着铁皮石斛行业的纵深发展,金传高依托石斛谷里独有的自然环境优势,创新铁皮石斛户外近野生种植新技术,建设完成了集“石斛生产加工、森林康养、休闲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石斛谷综合体,实现了铁皮石斛大健康产业融合新业态。目前,石斛谷已成为“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养生基地”、温州市首批“森林康养基地”、温州市职工疗休养基地。
石斛谷的揭牌,为大力推进石斛谷及铁皮石斛产品市场化、石斛谷农旅结合发展开启了新篇章,在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为更多的村民提供创收机会。
与此同时,金传高和其公司也先后获得乐清市农业龙头企业、温州市林业龙头企业和省级林业龙头企业称号,所产铁皮枫斗在各大博览会上屡获金奖。金传高获得“浙江省铁皮石斛乡土专家”“中国林业乡土专家”等称号,由其参与制订的“雁荡山铁皮石斛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有林业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林雪勇:致富不忘建家乡
《投资1.2亿!乐清又要多一个好玩的去处》上月底,这样一条令人振奋的信息在不少乐清人的朋友圈刷屏。文中所说的好玩去处,正是位于海拔米左右的岭底乡湖上垟的乐清拾光里田园综合体。该项目规划建设总面积达亩,集漂流、民宿、田园采摘、滑雪、主题公园等为一体,投资额达1.2亿元,其建成将对红色山老区岭底的旅游发展带来极大推动。
林雪勇是该项目的投资人之一,回忆起项目落地情况,他一度用“无中生有”来形容该项目落地之艰难。家乡的旅游配套设施较为简陋,旅游宣传较为薄弱,这些都一定程度制约着旅游项目的成功推广。
“过去由于地处偏僻,我们要告别家乡外出拼搏,如今我们要用多年积累的财富与见识,将家乡的绿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银山。”年初,一直在北京创业的林雪勇和本村同在北京经商的几位企业家一起商讨回家乡开发建设旅游项目,并成立了乐清市正江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林雪勇担任公司法人,他决定用三年时间,在家乡湖上垟打造一个旅游文化项目——拾光里田园综合体。
如今岭底乡湖上垟高山漂流项目即将建成,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至少50万元的收入。该项目建成后,将与泽基、南充、张庄的红色旅游形成优势互补,大力助推绿色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
林雪勇只是岭底乡在外乡贤致富不忘回报家乡的一个缩影。在岭底,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外出拼搏多年,致富不忘桑梓,资金纷纷“回流”,带着炽热的感恩之心,在养育自己的土地上或热心公益,或投资兴业,上演着一幕幕反哺家乡的感人故事。
高程宇:教书育人树榜样
自年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毕业以来,高程宇一直担任乐清市知临中学数学教师、数学竞赛教练。在三尺讲台上,他带领学生一起“驰骋”于一片广阔天地。
数学是一门重视解题、计算的学科,高程宇深知解题能力对一名数学教师的重要性。因此,他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花大量时间学习、研究教材,熟悉、解决难题,对近几年的高考、联赛试题进行深入的理解与分析。此外,他经常参加各年级段组织的教研活动、校内外的听课评课活动,参与数学竞赛的命题与改卷,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
高程宇以校为家,每天披星戴月,在承担巨大课时压力的同时,兼顾高三应届考生的数学辅导。他以足够的耐心、恒心与信心,细致准备讲义,指导学生写好解题过程,严格要求学生规范解题,字迹工整。他还经常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帮助他们解疑释惑。
课程难度较大,课业任务繁重,很多学生会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作为一名“过来人”,高程宇深知心理状态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对成绩相对较弱的学生,他留意、观察他们的错误,经常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来提高其自信心,只要有一点点进步都给予鼓励,让学生重新找回学习的乐趣,克服学习的障碍。一直以来,他以身作则,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都会主动与他沟通。
在近几年教学中,高程宇所带的学生多次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金牌等。他自己也多次获评浙江省优秀教练员。
金荷芬:稻田里的女将军
年获“乐清市示范性家庭农场”称号,年获“温州市示范性家庭农场”称号,年获“浙江省示范性家庭农场”称号……自回乡投身农业生产以来,乐清市阿珠家庭农场负责人金荷芬一步一个脚印,书写着人生的闪亮篇章。
金荷芬是一名70后,曾在北京经商近三十年。年,她继承父业回乡投身农业生产,先后转包石帆、南岳、城东、芙蓉等地的农田从事水稻种植经营,常年种植水稻多亩。
从商人转身为农业大户,面临的困难很多,金荷芬谦虚向多年从事水稻种植的前辈学习经验,向有关专家请教,很快就掌握了水稻种植的品种选择、肥料搭配、合理用药、田间管理等生产技术要素的操作技能,迅速成长为乐清水稻种植产业中,应用先进技术示范推广的能手。
金荷芬做事认真,每年坚持田间生产档案记录,从品种、肥料、农药以及农事操作都进行认真记录,总结经验教训,积累科学种田知识。她种植的早晚稻产量高,效益好,年平均亩产达公斤,比其他大户平均亩产高出50公斤左右。
在外从商的经历,令金荷芬勇于创新进取,她积极引进先进水稻新品种,应用先进种植新技术,同时积极运用家庭农产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购置了插秧机、拖拉机、烘干机等农业机械,使家庭农场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实现了播种育秧、机插机耕、稻谷烘干等一条龙自我服务,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金荷芬还是有名的“大好人”,行业内凡有人在生产中遇到困难,她都会不厌其烦地给予帮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她顾全大局,积极参加行业协会有关活动和联合社事务性工作,深受大家好评。
诸丽青:产品质量护航人
从21岁进入浙江力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诸丽青一开始做的是电线剥头长度检查员。一个月后,她被选转至闸把外观检查员,经她操作的产品从未收到过客户投诉。三个月后,她又转至技术部从事绘图。之后,诸丽青先后做过实验员、外协检验员、统计员、品质内部对应员、客诉对应员……由于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对工作一丝不苟,诸丽青不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都能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年,诸丽青做质量部外协质检员时,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深切体会到产品要立足于国际大市场,自己手中的这把带表卡尺是多么沉甸甸。她思索供应商品质检查的重要性,严格按外购件的相关标准进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将不良品扼于初始阶段。在品质内外对应过程中,她结合多年的经验和工厂状况,先后提出了工艺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周期缩短的建议50余条。其中端子压接增加挡块提议经公司采纳实施后,稳定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大降低了消耗,为公司年增加经济效益20多万元。
质量与生产是一对“孪生兄弟”。为了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检验人员经常不被理解,他们常称自己是“风箱里老鼠——两头受气”,也曾因此闹情绪或在工作中缩手缩脚。诸丽青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总会记录在册,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还积极组织检验人员认真学习技能知识,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同时,她积极做好质量检验人员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安心工作。每当产品加工检验中出现不合格品处置争议时,诸丽青总能站出来,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工人与检验员心悦诚服。
梁建斌:电力系统“老黄牛”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20多年来奔波在基层供电所,辛苦耕耘柳市配电网,守护着10多万用户的光明,他就是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柳市供电所所长梁建斌,当地群众都称他为电力“老黄牛”。
梁建斌的衣兜里揣着一个本子,密密麻麻地写着各种工作纪要。柳市是中国电器之都,也是乐清市高压用电量最大的镇。辖区内的“小微园”多不胜数,苏吕小微园就是其中一个。在小微园的图纸设计中,一个变压器占据80多个平方米。考虑到柳市土地寸土寸金,梁建斌提出“化大为小,变单为多”,他带领着团队奋战了一个多星期。终于把一台超大型的变压器分解成10多台小型变压器,让空间利用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80平方米的土地全部转化成了厂房,增加了园区经济效益。
梁建斌总是不断地积累经验,并进行梳理归纳,对配网建设方案进行改良。久而久之,接地气的经验推动了乐清公司“营商环境提升”的深入改革。对于当前正在建设的柳市(中国)电器城,他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