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

先天不足后天补,夏粮烘干技术填补市场空白

发布时间:2022/6/20 15:35:58   

现在正值夏粮收割入库时期,作为湖北省农业产业化十强龙头企业之一的湖北三杰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三杰集团),年加工小麦18万吨,年加工挂面6万吨,配套仓储能力14.5万吨。

他们是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提质增效的呢?三杰集团总经理孙云杰告诉记者,近年来,三杰集团以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公司成长的第一动力。为了满足产品研发需要,通过汉江科联网“搭桥”,与武汉轻工大学共同组建了湖北省小麦加工工程技术中心,探索鄂产小麦综合利用,开发小麦胚芽等产品,拓展小麦产业链。此外,公司还在小麦品种选定、小麦加工、农机设备等多方面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展开合作,通过品种调整,改善加工所需小麦的品质。

“一般每年阳历的5月25日左右,我们这边的小麦就要开镰收割了,而这恰恰也是连阴雨的多发时间。”孙云杰说。要想躲过这场“烂场雨”,一种方法是调品种,通过控制小麦早熟或者晚熟,避开不利天气;另一种方法则是从储存上入手,靠改进技术手段,快速大量地烘干小麦。先天不足,就需要后天去补。

孙云杰告诉记者,为了补足“后天”,他们研究出了“两段式烘干”技术,能先利用高大平仓两段式高水分粮烘干设备,把含水量20多点的农作物急速降到17个点左右,作物入仓后,再利用导热油烘干机,将作物烘干到粮食储藏安全水分的范围内。

据悉,三杰集团还与武汉轻工大学围绕粮油精深加工工艺与设备、新型健康食品开发、生物质综合利用等开展了多项技术和产品开发项目,麦芯粉、蔬菜杂粮面叶、鲜湿面、早餐面、小麦麸皮高纤休闲食品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市场的空白,采用气力压运输送麦秸麦壳系统的研究成功,走在了全国行业的前列。

“我们有产品和想法,学校有技术和人才,通过汉江科联网为我们搭建的合作平台,一起攻克技术难关,这正是企业迫切需要的。”孙云杰说,三杰集团本身拥有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但这并不足以支撑企业在新领域的技术研发,校企合作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未来,我们将深化‘产学研’发展,为全国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编辑:王胜

审核:姜宗俊

往期·推荐

襄阳24家企业入选上市后备“金种子”,高新区9席居全市榜首

向华为学什么?高新区企业培训系列课程开讲

襄阳这两家商会联谊大手笔,敲定4.38亿元合作大单

点击下方关键词

了解襄阳名流汇精彩内容

热点话题

文明城市

襄阳战疫

襄阳市委书记

襄阳首富

粮食够吃吗......

政界名流

郄英才

罗琼玖

龙小红

李德璋

吉虹

郭芳芳

程敬荣......

文艺名流

涂廷多

王刚强

鞠太运

王吉峰

郝桂萍

汪国云

江宁.....

企业名流

叶云峰

曹国斌

胡二甫

刘玉涛

郭焕芝

王中华

刘文高

郝升华

邹萍

谢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4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