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烘干 >> 烘干资源 >> 藏粮于地芦荔村打造生态农业ldqu
芦荔村位于祁门县安凌镇的东北面,是安徽省省级美丽中心村。去年冬闲时,芦荔村播撒紫云英种子近两百亩,眼下,大片紫云英竞相绽放,一畦畦、一片片,胜似花地毯,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安凌镇芦荔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许雪强:
我们当地叫“红花草”,我们现在播种,是在稻子快收割前,提前个20天左右,我们撒种的。
四月下旬,油菜花和紫云英的花期到达尾声,芦荔村就将迎来春耕备耕的农忙时期。这些紫红色的小花,连同它的茎和根翻打到土壤之后,经过腐解可以有效激发土壤氮元素,变成有机绿肥,绿肥化作春泥滋养农田,一亩地可以产生公斤有机质,可以让每亩土地少用30%的化肥,真正实现了“藏粮于地”。
年8月,芦荔村成立了祁门县芦里水稻专业合作社,以“党建+合作社+专业大户+农户”的运作模式,流转本村耕地多亩,建立优质稻米示范产业园,推广“紫云英(绿肥)+水稻”的轮作模式,从种子选购、秧苗种植、田间管理、稻米销售等环节进行统一管理,并注册了“芦荔清水田”商标进行保护认证。由此,构成了芦荔村的“生态稻田”。
“生态稻田”对村民来说,一直是个新鲜词汇,和农户家传统劳作模式相比,起初不少村民也担心“生态稻田”会不会产量低,品质不好,但这些大大的问号都在每年秋日丰收的景象中得到了一一回答。
安凌镇芦荔村村民张新桥:
像去年已经收获了一季,产量怎么样?
产量很好,产量高高的,亩产最高多少?
最低要达到斤左右,(比)我们农户种植的基础上,最起码提高到斤——斤左右。
张建龙和许雪强聊天:
这就是和泰国香米一样,老长的。加工都还好。
村书记张建龙清晰记得去年芦荔村收割水稻的热闹场景。算一算,从去年11月份收获至今,仅仅五个月的时间,芦荔村扶贫超市的库存就卖空了一大半,而且价格还比市场上同档次品种的稻米要便宜20%。
安凌镇芦荔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建龙:
芦荔水稻合作社有三个品种,一个是玉针香,第二个野香优莉丝,还有一个精良优黄莉占。这三个品种,我们播种期尽可能延迟,一般是六月中旬到七月插秧,因为播种迟,昼夜气温温差大,稻米昼夜温差达到10度以上,营养是最好的。我们遵循小的气候环境,这种米是细长的、软,适合老年人熬稀饭,大家都很喜欢吃这种大米。
安凌镇是祁门县的“粮仓”,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水田种植面积超过1.3万亩。跨过西北部的大山,就是被誉为“生态硒都,养生胜地”的石台,颇受好评的富硒大米,就产自那里。
安凌镇芦荔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建龙:
芦荔村是秋浦河的源头,所有的大米都是山泉水灌溉的,方圆7——8公里没有一家化工厂,种紫云英的话,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正因为好的环境,才能产出好的大米。
在阜阳、寿县等各大“稻米基地”探路一番后,张建龙意识到,传统的晒谷方式落伍了,费时费力不说,还容易受到天气和场地的限制。踌躇之际,年——年,万元“乡村振兴”专项资金送来“及时雨”,收割机、烘干房、中转仓,大米精包装车间,一个又一个装着“智慧大脑”的铁疙瘩开工了,它们在田间地头飞速运转、高效作业,搭建了一整套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为生态稻米的产销之路“保驾护航”。
安凌镇芦荔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建龙:
芦荔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已建成平方米。目前有烘干设备三套,每天可以烘干稻谷45吨,全程都是机械化电脑控制。以前晒起码晒3——4天,现在8个小时就完全达到收储条件。
目前,芦荔村合作社吸纳户村民入股,他们除了享有“保底分红”的土地流转费和务工费之外,合作社产生收益后还会给他们发放“二次分红”。现在,芦荔村集体经济已从年不足1万元增长到年.66万元,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闯出一条生态农业的富裕发展道路,引领振兴村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下一步,芦荔村还将在粮食产业上做到统一品种、统一计划、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完善“三品一标”的认证、电子商务相关工作,促进粮食产业健康发展。
安凌镇芦荔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建龙:
我们芦荔村下一步打造康养基地,通过水稻把研学基地做起来,深挖一口井,以农促旅,以旅兴农。
记者:徐霏汪飞龙祁门台:王武胡玮来源:黄山民生热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