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面烘干需要注意的因素:挂面在进入空气能挂面烘干机以后,借着高水分的导热作用,能够较快地吸收热量,并向内部传导,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相反。在挂面去水以后,温度下降却十分缓慢,表现为极大的滞后性,往往使产品带温包装,对挂面质量和保管十分不利。其次,挂面的干缩潮胀性,即挂面在烘干过程中,随着水分的逐步蒸发,将不断产生收缩现象,尤其是长度方向收缩较为明显,收缩率一般在5%以上,高达10%左右。就一根湿面条来说,随着干燥的不断进行,其干缩现象并不是同步发生的,先干先收缩,后干后收缩。面条表面和面条头部、面条尾部(接触热空气多)先收缩,面条内部、中部后收缩,这种不一致、不平衡的现象,直接影响面条干燥的整体结构。湿面条进入烘干室时,自身的温、湿度基本上是一致的。随着面条表面吸入大量热能,水分不断蒸发,造成了内外温差和湿差,也就是面条的表面和面条内部温度、湿度出现反差,这种反差,是使内部水分向表面转移扩散和蒸发的条件,这种不平衡一直要持续到烘干结束。但是,由于这种不平衡较长时间的存在,挂面结构就自然产生内应力,使挂面整体受力不均匀,就会弯曲起翘,甚至产生节状断裂。空气能挂面烘干房挂面烘干工艺:阶段1,冷风定条:刚进入烘房内的湿面条长度一般在1.5m左右,水分含量大,很容易因自身重量拉伸而造成断条。所以,此阶段要去除湿面条表层的一部分水分,固定其组织,增加面条挂面的强度。这个阶段,湿面条中的水分属自由水,很容易靠蒸发作用去除,所以阶段一采用加强空气流动来促进水分蒸发,烘房温度设置为20-30℃,强通风,时间为总烘干时间的15%,水分由32%~35%下降为27%~28%。阶段2,保湿出汗:主要是提高面条内部温度,以加快水分由内向外的转移速度。(如果只采取高温,会加大表面汽化速度)保湿出汗阶段在适当提高温度的同时采用较高的相对湿度,限制表面汽化同时提高内部水分转移速度。这个阶段烘房温度设置为35~45℃,相对湿度~75%—85%,运行时间占总跟时间的25%,水分由28%下降为25%。阶段3,升温降湿:经过前二段,面条内部温度升高,内部水分转移与表面汽化基本平衡,所以这个阶段可以升高温度、降低湿度,保证水分的大量去除。此阶段丹莱面条挂面烘干房可设置温度为45~50℃,相对湿度55%一60%,时间为总运行时间的30%,水分由25%下降至16%一17%。阶段4:气流干燥:挂面经前三段干燥后,面条中95%的水分已被去除,此时面条本身温度较高,故此阶段主要目的是降低面温,利用余热蒸发少量水分。这个阶段应注意降温速度,一般以3分钟降低1℃为宜。时间占总时间的30%。挂面烘干工艺挂面烘干工艺挂面烘干工艺挂面烘干工艺挂面烘干工艺挂面烘干工艺挂面烘干工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049.html